跳到主要內容

『D750』走遊蘇州


拍攝時間:2019.12.30 早上08:58
拍攝地點:蘇州拙政園
使用相機:Nikon D750
使用鏡頭:AF-S NIKKOR 28-300mm f/3.5-5.6G ED VR
EXIF資訊:曝光秒數:1/640,光圈:f/5.3,焦距:105 mm,ISO速度:Auto-1250,出圖軟體:LightRoom、Photoshop,閃燈擊發:No

19年12月底是日本的新年。我趁著這段長假到蘇州走了一圈。
旅遊的感想我把它整理成一篇沒重點的遊記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這一篇《旅行隨記:2019年12月底蘇州古城區攝影行》。
這次主要想分享一些後製的感想。這次的旅遊運氣比較不好,六天五夜只有一天半是晴天,剩下都是多雲的陰天。自然光非常的不理想。
走到哪裡大都是如下圖這樣陰暗、毫無生氣的樣子。相片可以說悲劇。
回來後寫實風修來修去總是覺得不行,突然有一天腦中突然閃過既然寫實風不好走,那何不來魔改一番呢?然後就玩開了XD
前前後後修了約三、四十張,也稍微穩定了一些。所以我將這一系列整理起來,分享給大家。
看到相片,我會做簡單的分析:
一、觀察光
我會先觀察照片中的光,知道光的方向後再去思考大概要怎麼樣的感覺。這張相片雖然是陰天但還是有高光、暗部的特徵,只是不明顯。
以這張來說,光大概是左上方進來,拱橋下有部分光照,左下邊雖有小部分面積的光照但整體是偏暗的。
大概知道光的方向後,我就開始聯想。我是想像左上方高光溢出,光線穿過樹林漫射進來,拱橋下方也有光線穿過,整體呈現如童話故事般的場景。
而一邊思考的同時,我會告訴自己:是『強化光線』非『創造光線』
我希望我的光盡量是符合邏輯的,呈現現場的「理想狀況」。
二、高光配置與細修
先簡單的做初步調整,如下圖參數。將白平衡提升到6800呈現暖色調,亮部降低與拉暗部。
接下來使用三個放射狀濾鏡,降低對比,曝光度約+0.4、清晰度、紋理稍減。這是為了模擬漫射與迷霧感。如果有需要可以適當地降低去朦朧。
上面綠色和中間的濾淨模擬光穿過樹林的漫射光。下方紫色濾鏡則是仿光穿過橋口的漫射光。
接下來點擊放射狀濾鏡,改成編輯模式,用減去模式、濃度較淡的筆刷稍微刷過,使濾鏡邊緣的漸變不那麼突兀。
三、陰影修飾
由於整體的曝光是有提高,模擬出泛光的感覺,如果暗部太暗會很突兀。所以我將左下方的陰影用明度遮色片做調整。
四、細節強化,如點狀、邊光強化
接下來我用筆刷刷橋上的高光邊緣以及橋下部分。這是為了讓光的感覺更強烈。
然後一樣用編輯模式去修細節,整體如下。紅色部分覆蓋有濃有淡是因為用了不同濃度的筆刷減去。這是為了模擬光漫射進來後會因環境而變化。 
五、適時追加部分效果如清晰度、紋理
在這一張我並沒有做這個微調。我會在下面相片分享時再追加說明。
六、PS汙點筆刷、適時加亮、變暗
LR完成後,我會把相片丟進去PS去汙。如這一張相片橋中間的白點、河中的小雜物。
另外我會使用加亮、變暗的工具微量調整光線(曝光大概只有+1%或2%程度)。之後輸出成品。

接下來我會照順序將RAW直出、LR輸出與PS成品三張呈現。如果只有兩張代表LR跟PS輸出並沒有太大改動。大家可以比較看看,有點像是在玩大家來找碴xd
我想要說的是:
即使只是一點點的改動,都會對整體有很大的視覺影響。
另外因為方便上傳的關係,我的相片都有做降轉的處理,細節會流失。一部分的LR和PS後不明顯,這一點我會稍微做說明,敬請見諒。
上圖LR和PS的差異主要在樹叢,以及走道旁的砂石。
上面兩張的差異比較大的原因是第二張是剛回台試做的版本,第三張則是過了一陣子再修的版本。
上圖右邊部分就有作局部調整,清晰度拉得很低。
這一張下半部分的白色點點有做局部處理,光點有拉高曝光以及提高對比和清晰及紋理,想強化那種光芒點點的感覺。
上圖主要的修改點在右邊石子,以及中間石柱有幾處白點。但畫質因素不起眼。另外左側樹幹的高光以及樹枝也有修掉。
上圖在暗部用分割色調加了少許藍綠色。
整體來說我都是使用暖色的光,因為想要呈飄渺的夢幻感。不過也有很多是被我玩壞的,例如下圖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我用一個放射濾鏡,曝光+2.0,想要模擬出光線漫射感,結果就變成這樣XD

除了上面的處理方法,我也有用一些比較寫實的處理方法,跟技術分享沒什麼關係。單純曬曬圖。
冬天的蘇州相比春秋爭艷,卻有更多的寧靜。散步在各大園林中其實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。當然到了觀光熱潮時間還是得離開的LOL
 到目前我最高紀錄是在PS用修復工具點了一個半小時。猜猜看是上面哪一張呢?


答案是這一張,LR出來時長這樣:
消去不難,難的是一個一個慢慢點的毅力LOL

我是Photoerngo,歡迎來沒什麼內容的部落格參觀。
也讓我們一起祝福2020世界和平。
我的IG:
我的blogger:
延伸閱讀:

留言